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将人民的利益置于改革的核心位置,使改革的过程和结果更加符合人民的期望和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深化改革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新时代改革方法论正是奠基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坚持人民主体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观点在改革领域的具体运用。任何改革观都有一个价值维度,都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鲜明指出,改革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阶段、整个过程,都必须体现这个立场、践行这个立场。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公共文化、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践表明,对改革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的幸福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中央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中国式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包括以下重要内容。一是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让人民成为发展的真正主体。二是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守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为人民谋幸福。四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五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关心民情,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民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七是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实践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经验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改革的价值取向决定的。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金融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围绕国家改革发展战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实践中的定位加以论述。主要有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两个是否”标准等。这些标准其实就是对改革的评价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是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成效的重大问题。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会见国外政要时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改革最根本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福祉。生产力标准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就应当肯定。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切都是空谈。生产力标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改革的定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带来了更高的福祉,人民性得到了加强。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人民利益标准。人民利益标准是评价改革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1990年3月邓小平同志与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强调,我们的改革成效“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他多次讲,要给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这40多年,以人民利益标准来评价,可以说是人民群众获利最多、生活改善最大、民生保障提高最快的时期,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贫攻坚战成就举世瞩目,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评价改革的综合标准,它主要从社会、国家、人民三个维度评价改革实践。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强调,评判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和成败得失,归根到底,“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在现实中解决了如何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的问题,在实践中起到了统一思想、定分止争的作用,也从理论上提供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改革开放,而且还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三个有利于”标准成为分析改革的是非得失,甚至是衡量各项工作正确与否的金标准。按照这个判断标准,人们在气势恢宏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干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
第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两个是否”标准。“两个是否”标准是新时代评价改革的新标准。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指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两个是否”标准与邓小平推进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我国改革理论创新和改革进程的内在延续性和一致性。“两个是否”标准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论断新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实践的新认识。我国改革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发展重点不同,评价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内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改革需要坚持一个底线,这就是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要增强改革的人民性,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总之,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贯穿改革全过程的政治主题;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相统一是贯穿改革全过程的重大课题,也是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思想理论体系的深刻变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以及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今年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三个更加注重”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表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志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其一,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经济风险挑战。在整个发展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调动人民参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其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在改革中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要通过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有效向民营经济配置资源,使市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需求。
其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既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加强法治建设,确保改革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其四,改革底线与高线的关系。大局稳定是底线,改革不能乱套,不能犯颠覆性错误。群众利益是底线,改革不能与民争利,改革成果应由人民共享。高线是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底线与高线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关系,守住底线,才能建设好高线。
其五,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改革既要解决好当前人民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注重可持续性。不能只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要在改革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六,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要立足国内实际,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对外开放中,要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实现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