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8-28    浏览次数:

2024-08-19来源:四川日报作者:李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出宏伟蓝图,提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旨归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如此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最为重要的一条法宝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终极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成功实现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各个领域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多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根本性真理,那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我们党一百多年来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带领人民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紧密围绕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深化就业、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各领域改革,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新征程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而在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也都必须从始至终坚持这个价值取向、维护这个价值取向、践行这个价值取向。

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门篇章系统阐述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强调通过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从而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为全体人民谋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初心和目的。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最高原则,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强调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增进民生福祉为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最为鲜明的标志。另一方面,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下,人民福祉是否得到有效增进应当被奉为评判发展成效的根本准则。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背景下,增进民生福祉理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取向和最高价值旨归。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将在现代化进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发挥首创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全体人民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也是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终极价值目标的发展。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经济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追求。

坚定贯彻并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老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决不能以牺牲人们的福祉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代价,而是要创造性地践行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新模式。以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中国经济所取得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充分汲取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及我们党始终秉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并切实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集中体现。因此,亟须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全体人民提供可共享的高质量公共服务。首先,要以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和可持续为核心标准。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确保公共服务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再者,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病有所医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加以有效解决。最后,要以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并通过深化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向高质量迈进,最终实现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全体人民充分享受到高质量、有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导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并力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在目标上相一致,共同富裕力求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代化,而现代化则是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目标都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opyright 2014-2016 球盟会qm9 - qmh球盟会亚博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球盟会q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