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进京赶考”第一天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8-28    浏览次数:

2021年08月11日08:4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习近平2013年7月11日在河北西柏坡的讲话

编者按:“赶考”,是1949年中共中央进京前,毛泽东同志打的比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个比喻,并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赶考已经开始,本报特刊发本文,重温“进京赶考”第一天。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这要求我们以“赶考”之心,答好每一道时代考题。

1949年3月23日上午,西柏坡,春风杨柳。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前往古都北平。临上车,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革命接近成功,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已指日可待。此时此刻,毛泽东与周恩来的这段对话值得玩味。

毛周“赶考对”中,使用了两个典故。

一个是“进京赶考”。“进京赶考”是科举年代一个词。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经历1200余年的“进京赶考”一词,随之被废弃。这个词废弃40多年后,毛泽东把共产党入主北京面临的执政考验,称为“进京赶考”。一个几乎死掉的词,被毛泽东的魔杖点化,起死回生。毛泽东在思考革命成功之后如何“执政”,如何在“进京赶考”中“考个好成绩”的问题。

另一个典故是“决不当李自成”。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艰辛奋战18个春秋,于1644年打下天下,进京称帝。起义军进入北京城之后,花天酒地,沉迷享受,李自成的屁股还没有把宫殿里的龙椅暖热,仅仅坐天下42天,就丢了江山,仓皇离京,又被一路追杀,直到灰飞烟灭。毛泽东认为,李自成是“考”砸了。毛泽东多次用李自成这个例子,告诫全党同志,“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小心,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

去北平的路上,毛泽东在涿县见到“四野”参谋长刘亚楼。毛泽东说:“十年未见的刘亚楼来接我们进京赶考喽。”刘亚楼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毕竟“进京赶考”这个词太“陈旧”了。一旁的周恩来连忙解释,刘亚楼一听,笑着说:“我们共产党一定能考出个好成绩。”

毛泽东用“进京赶考”这个老词提醒即将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革命者。

“进京”是什么意思?就是从打江山到坐江山,从“在野”变成“在朝”,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赶考”是什么意思?就是参加考试。考试的考场,就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考场的考官,就是中国人民;考试的内容,总的题目就是如何执政?如何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以“赶考”为命题,开启了中共千秋大业的有力程序。

进京第一站:颐和园

3月25日上午,毛泽东乘坐的火车徐徐停靠在北平清华园站。

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夹道迎接的人群。据毛泽东秘书叶子龙回忆,有关人员曾经准备在党中央入城时组织一个气派的欢迎仪式和盛大的庆祝大会,被毛泽东否定了(《叶子龙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车站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谁也没有注意到,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一行,从这里悄然进京。毛泽东下了火车,改乘汽车,直接来到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成。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的抢掠,园内的珍宝被洗劫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园子日渐破落。卢沟桥事变后,颐和园管理松弛,园景荒废。这期间,为了解决管理经费不足的难题,颐和园中的许多房屋出租。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就租住其中的清华轩,一直住了12年。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进入北平城,接管防务,同时接管了颐和园。颐和园万寿山东山坡上有个景福阁。1949年2月,叶剑英、李克农等人与傅作义的和平解放北平谈判,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毛泽东进入颐和园后,提出散散步。

3月下旬的园子,春光明媚,碧波荡漾,柳丝泛绿,还有一些鸟在林子里鸣叫着,一派生机。春天的发生,消解了颐和园破败的景象。

毛泽东顺着画廊走到昆明湖边。他走着走着,忽然停下步子,问道:“公园里怎么没有游人啦?”此时,偌大的公园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游人。

中央社会部的一位同志回答说:“为了首长的安全,今天公园不开放。”

北平刚刚和平解放,社会治安十分复杂,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很多,街头经常发生打冷枪的事。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为了保证领导人的安全,提前对颐和园里的游人进行了清理。袁克定就是这时候被清出颐和园清华轩的,据说他出园时因为付不起拖欠的租金,只得用收藏的珍玩作为抵押。

毛泽东听说把游人赶走是为了安全,很不高兴。他说:“公园不是私园,没有游人像什么样子。好了,不游了!不游了!”

这是《叶子龙回忆录》中的记述。这天的情景还有另一个版本,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五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说,毛泽东发脾气了——

当工作人员解释说清理游人是为了安全时,毛泽东大声地说:“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你就安安全全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

毛泽东从井冈山开始就把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他说:“失去了群众,就像鱼失去了水。”“我党没有人民,便等于没有水,便没有生存的必要条件。”他还说:“人民军队同人民是鱼水不能分离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毛泽东具有强烈的群众观点和人民意识,他强调“进京赶考”,“考场”的“考官”是人民群众,“阅卷”者也是人民群众。所以当他看到公园没有游人、没有群众时,很不高兴,不游园了。

工作人员把毛泽东领到益寿堂休息。

益寿堂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半山腰处,紧邻景福阁,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北方四合院住宅式风格建筑。它始建于光绪年间,是当年慈禧太后游览景福阁时用膳、更衣及休息的地方。

为什么选择益寿堂作为毛泽东进入颐和园的落脚点?叶剑英、李克农等人在景福阁与傅作义进行和平谈判,对这一带的地形、社情、敌情相对熟悉;益寿堂这个独立的院落相对比较整齐干净,半隐于凹凸山石和茂密的树林之中,有利于保密和安全工作。还有,就是这里离西苑机场比较近,下午将在那里进行阅兵。

进京第一顿饭:芝麻烧饼

益寿堂里的房间里冷得够呛,连个火炉也没有。

快到中午了,毛泽东说:肚子饿了,搞些吃的来。

在毛泽东来颐和园之前,工作人员来打过前站,可是没有人想到还要吃中午饭,没有人准备午饭。

叶子龙一听毛主席说饿了,连忙生火做饭。旁边房间里有个煤炉,上面落满灰尘,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生火了。叶子龙在延安、在西柏坡,都是用柴灶做饭,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铁煤炉,更不知道怎么使用。他先把煤块放进去,再把木柴放在煤上面,然后把一些废纸点燃放在木头上……结果是,弄得满屋黑烟,一脸煤黑,也没有把火生着。

毛泽东刚才为见不到游人生气,现在又看到叶子龙等人连个炉子也不会弄,一口热水也喝不上,对叶子龙发脾气说:“你们怎么连炉子都生不着?统统撤职!”

叶子龙一看毛主席气鼓鼓的,一时间也无法做饭,连忙跑出去,跑到颐和园外面的小摊上,买几个芝麻烧饼和几块熟肉。他拿着熟食回来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把煤炉子生起来了,水也烧开了,阴冷的屋里变得暖洋洋的。叶子龙连忙把烧饼和熟肉放在炉子上烤。

毛泽东跟几位工作人员围炉而坐,他从煤炉上拿起一个烤得焦黄的热烧饼,掰开,没有筷子,就下手抓几块肉,夹在烧饼里。这时候,毛泽东高兴了。他说:“子龙,你很会采购嘛,这是京城的名吃呢。我30年前在北京时,经常吃的。”

一个烧饼化解了毛泽东的不快,引发毛泽东对30年前往事的回忆。

这是毛泽东3月25日这天第二次说“30年前”。上午进京看见北平的城墙时,他就无限感触地说:“30年了,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十五年》)

毛泽东1918、1919年两次来到北京。第一次到北平,最初几天,他住在老师杨昌济家里,跟看门人住在一个小屋子里,不久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在三眼井租房居住。毛泽东曾对埃德加·斯诺回忆说:“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7个人合住在一个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住的条件如此艰苦,不可能吃得很好。估计偶尔能够吃个烧饼,印象深刻。为了在北平生存下去,毛泽东请杨昌济帮忙,杨昌济给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写信,李大钊安排毛泽东到图书馆打工,做佐理员,每月8块大洋。毛泽东说:“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些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在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得有几个是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景仰的人。我很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方口音的图书佐理员所讲的话。”让毛泽东开心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李大钊等人,还可以见到杨昌济老师的女儿杨开慧。

1919年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平,住在北长街那座古老的福佑寺里。他在福佑寺里的一条香案上,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毛泽东对斯诺说:“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这是第一本中文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吉古柏的《社会主义史》。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这一次,他在北平住了4个月,和杨开慧建立了恋爱关系。

转眼之间30年,毛泽东从一介书生,到大党领袖,三军统帅;从不被人放在眼里的图书馆佐理员,到万众瞩目的风云人物。沧海桑田,所以毛泽东围着煤炉子吃烧饼时,不胜感慨。

进京第一场公务活动:西苑阅兵

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西苑机场阅兵。

西苑机场系日本侵略军1938年修建,当年投入使用;又经过几年的后续建设,1940年11月全部建成。这里是侵华日军的重要运输枢纽。日军还在机场周围几公里范围内修建几十个碉堡,负责机场安全。(如今,这些碉堡都拆除了,只剩下一座,在颐和园西边的北坞公园里,它是西苑机场起降跑道北向延伸制高点的控制碉堡,当年这里住着一个班的日军。)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北平宣告解放。解放军立即接管西苑机场。

3月25日下午3点,周恩来从西苑机场赶来,说那边已经准备就绪,请主席过去阅兵。

为了组织好这次阅兵,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彭真、叶剑英、刘亚楼、程子华等党政军首长专门研究,决定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担任总指挥。参加的部队主要有警备北平的四十一军3个英雄团(塔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和连以上干部,还有一个步兵团、两个炮团和一个坦克营及一些英雄功臣模范代表。平时不太过问具体事务的毛泽东对这次阅兵特别强调:“党中央进北平,这是一桩大事,政治意义十分重大,是在党和军队胜利的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计划好。”

《毛泽东年谱》记载:下午5点,毛泽东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在北平机场同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1000多人见面,并乘车检阅部队。

这是毛泽东首次在北京阅兵。

当毛泽东出现在西苑机场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工人、农民、学生等各界代表1万余人,立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毛泽东与各界代表一一握手。军乐队高奏起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50门六〇炮发射500发照明弹,作为“礼炮”,天空顿时一片灿烂。

阅兵式开始。毛泽东头戴军帽,身穿皮毛翻领棉军大衣,乘坐敞篷吉普车检阅部队。受阅官兵连声高呼:“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毛泽东时而挥手致意,时而向部队敬军礼,时而向指战员们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阅兵总指挥刘亚楼陪同毛泽东乘坐在第一辆车上,不时向毛泽东介绍受阅部队情况。

毛泽东看到随风飘扬的“塔山英雄团”战旗,感慨道:“这就是锦州战役作战的那个部队啊!”车慢慢停下,陪同检阅的刘亚楼介绍了这支部队和这面战旗的由来。毛泽东凝视着这面血染的战旗,向战旗敬礼。

阅兵结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在叶剑英、彭真的陪同下,与前来欢迎的160多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领袖会面。

傅作义将军握着毛泽东的手感慨地说:“方队威武雄壮,气宇昂然。解放军不愧是一支无坚不摧的胜利之师。”

参加会见的民主人士中有马叙伦先生,他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缔造人和首位主席。他曾经对中国共产党拥有自己的军队提出过意见,一度主张“共产党不一定要军队”。1946年6月23日,以马叙伦、雷洁琼为首的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去南京国民政府和平请愿时,在下关火车站被特务袭击,马叙伦等被严重殴伤,史称“下关事件”。这次事件使民主人士进一步看清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的真相,马叙伦对周恩来说:“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我过去总劝你们少要一些兵,少要一些枪支弹药,看来你们的战士不能少一个,枪不能少一支,子弹不能少一粒。”马叙伦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他受邀参加西苑阅兵,这里面意味深长。

毛泽东接见各界人士时,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先生们,朋友们,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同志们:我们已经获得了基本的胜利,过几天南京政府将派代表团来北平。我们的意见是,国民党必须答应我们提出的八项谈判条件。”“现在,虽然国民党已经做好了打的准备,我们也迟早要渡过长江去。但只要国民党接受八项条件,我们还愿意坐下来谈判。”“不管是和也好,打也好,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将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各位老先生和我们肝胆相照,风雨同舟。今后,共产党还将和以前一样,同诸位一起建设新中国!”(李春发:《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大阅兵写真》)

西苑机场阅兵是中国共产党人定都北京的奠基礼,是开国典礼的一个序曲。

检阅之后,毛泽东乘车去香山双清别墅。在车上,毛泽东对叶子龙说:“现在可以向全世界宣布,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已经进入北平了!”

叶子龙马上把毛泽东的指示报告周恩来。新华社立即播发了党中央、毛泽东进驻北平的消息。

《北平解放报》3月25日傍晚出版了一份号外。号外上刊登着毛泽东、朱德的头像,号外的标题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已于3月25日迁至北平》,全文是:“【新华社北平25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已于本日迁来北平工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共中央其他领袖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均于本日下午四时许到达北平。”

新华社这条消息,立即引起全北平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进京第一次请客:宴请民主人士

25日晚上,毛泽东再次来到颐和园益寿堂,代表中共中央在这里宴请全国各地前来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

与各党派合作,与民主人士合作,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华章,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欢迎。

为了与民主人士协商建国,毛泽东分别给一些民主党派负责人写信,邀请他们“北上”,到解放区,拟定共同纲领,讨论建国事宜。当时,蒋介石对民主党派压得太厉害,它们无法生存,大多把总部设在香港,许多著名人士都聚集在香港。从1948年秋开始,在中共地下党的掩护下,将数百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从香港分批护送到东北。许多民主人士都是几经周折甚至冒着危险来到北京的。

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和著名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郑重声明:“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第一次以共同声明的形式表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这个声明充满欣喜之情。至此,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携手并进,形成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局面。

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各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汇集到了北平。

毛泽东进京第一天晚上,和周恩来、李维汉(罗迈)一起,宴请部分民主人士。

被邀赴宴的有:郭沫若、沈钧儒、章伯钊、谭平山、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张奚若、许德珩、张东逊、俞寰澄、张志让、黄炎培、盛丕华、章乃器、彭泽民、马叙伦、蔡廷锴、李济深等。

柳亚子在日记中写道:“夜,毛主席派车来迓,赴颐和园饭局,共两席,主人外余与叔老、鼎堂、初老、奚若、德珩(许)、东荪、寰老、季龙、任老、丕老、乃器、衡老、伯钧、泽老、夷老、平老、贤初、任潮、恩来、罗迈,共二十人。饭罢,冯夫人来,坐谈至一时半,始乘车归,抵寓已二时许矣。”

沈钧儒在日记中记载:“晚,与柳亚子、陈叔通、郭沫若、黄炎培、许德珩等应毛泽东、周恩来、李维汉等邀,至颐和园益寿堂赴宴。”

黄炎培在日记中记载:“夜,毛主席招餐郊外,被邀者二十多人,餐毕,谈和战问题,谈至一点半。”黄炎培是3月23日这天从天津抵达北平的,正好赶上阅兵。他1945年7月访问延安,写成《延安归来》一书在重庆出版,初版两万册在几天内被抢购一空,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对话,后来被称为“窑洞对”,影响巨大。

为了接待好民主人士,有关部门请来了六国饭店的厨师。益寿堂没有做饭的条件,饭菜都是从北京饭店“点”的“外卖”。

这天晚上,毛泽东与这些民主人士具体谈了些什么,没有留下翔实的记录。黄炎培日记中写的“谈战和问题”。这应该是这天晚上的主要话题,自然包括邀请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这个题中应有之义。

在益寿堂宴请近20位爱国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多党合作建立新中国的模式。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最终成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为了保障中央领导宴请民主人士时的安全,负责保卫的工作人员在益寿堂附近的地域严密布防,战士们(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手挽着手,对附近的山坡、道路等建筑用拉网的方式进行了严密的检查。(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导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晚宴结束后,已是子夜时分。毛泽东乘车转移到香山公园内的双清别墅居住。当时,毛泽东乘坐的小汽车是辆破车,上山的半道上,车坏了,又换了辆吉普车,才开到双清别墅。

从这一天开始,中央机关在香山办公,吃住在香山。为了保密,对外叫“劳动大学”。名字中间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历史信息。“劳动大学”这个词产生于延安。这个具有鲜明中国共产党标识的词语,彰显共产党人推崇劳动和劳动人民。

回首毛泽东“进京赶考”第一天,他的活动和话语涉及:人民军队、统一战线、人民群众、劳动大学……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与偶然。偶然中自有其必然。这些关键词,也许正是“进京赶考”的关键词。

时间开始了!“进京赶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走进考场……

Copyright 2014-2016 球盟会qm9 - qmh球盟会亚博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雁塔校区)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唐大道48号(临潼校区)

版权所属: 球盟会qm9